23 個不變的人性法則

23 個不變的人性法則

人們總是想要掌握先機,不論在什麼領域,如:預測金融市場走向,未來的科技發展,各國政治生態的變化。問題是,未來如此多變,細小的差別就會造成截然不同的歷史軌跡。要事先掌握,其實非常困難。與其將目光放在這有著無數可能的未來,不如回頭根想,有什麼人性或社會發展上的通則,是從未改變過的。這些因為不變,反而被許多人忽略的原則,才是讓人面對未來變化與挑戰的基石。這些不變的原則就是《一如既往 Same as Ever》的主題。

我從摩根豪斯這本《一如既往:不變的人性法則與致富心態》提煉出影響人一生的 23 條人性法則,對應書中的 23 個章節:

1. 千鈞一髮

大家都喜歡說:「鑑往知來。」但是,更實際的想法是承認:鑑往者都明白,來者實不可知。事件會以難以理解的方式組合而成

生活充滿「千鈞一髮」的時刻。歷史上許多重大事件,起因都是一些微不足道的小事。一次偶然的相遇,一個無心的決定,都可能改變人的一生。我們要謙虛地認識到,生活和歷史充滿了這種不可預測性。看似渺小的個人,也許正在無意中開啟未來。

2. 風險就是你沒預料到的事

我們總是對已知的風險做準備,然後以為對風險做好了完全準備,但黑天鵝之所以是黑天鵝,就代表真正的風險是我們無法預測和準備的意外,這才是最大的風險。我們需要有謙遜和敬畏之心,知道總有意料之外的事情發生,做好隨機應變的準備。

3. 期望與現實

人的幸福感在很大程度上,源自「期望與現實」的落差。期望太高,現實達不到,就會痛苦失望。控制慾望,讓期望貼近現實,是找到幸福的秘訣。物質和名譽帶來的快樂總是短暫的,只有內心的平靜和知足,才能帶來持久的幸福。

4. 瘋狂的心智

我們不能低估人性中「瘋狂的心智」。看似正常的人,在極端誘因面前也可能做出瘋狂的事,個性是無法切割、一體兩面的,同一種人格特質互為風險與報酬。會用你喜歡的獨特觀點來看世界的人,也會因為他的個性,用你不喜歡的態度來面對世界。二戰中納粹德國的種種暴行,就證明了這一點。文明的表象下,潛藏著瘋狂與野蠻。我們要警惕自己內心的惡,提高警覺,不要被表象欺騙。

5. 瘋狂的數字

一些看似不可能的事,如果有足夠多的群體和時間,終究會發生。我們總是被個體估算的機率誤導,實際上在 80 億人口下,任何個體上看機率極低的事情天天都在發生。這個世界為什麼看起來如此瘋狂,千載難逢的事件為什麼看似層出不窮,這就是其中一個原因。我們不要輕易下「不可能」的斷言。

要記住人們經常被誤導或是刻意引導的原因是:人們不想要精準,人們要的是確定。人類大腦天生傾向會透過做出某些決定來快速消除懷疑。實際上,世界沒有改變,因為壞事持續在發生,只是因為現在資訊傳遞速度太快,導致我們現在看見的壞事比以前多。

6. 赢在好故事

在資訊爆炸的時代,「赢在好故事」。
好故事通常有那樣的能耐。它們具備鼓舞、激發正面情緒的非凡能力,可以打開人們的視野,讓人洞悉並關注他們過去只看事實時往往會忽視的主題。

真相往往很枯燥,而動人的故事更有感染力。遇到複雜的主題時,故事就像槓桿。會講故事的人,往往更能吸引追隨者。塑造個人和企業品牌,也要用故事的力量。但同時也要提防那些迷人卻虛假的敘事。

7. 無法運算的事物

「無法運算的事物」往往最具影響力。愛情、信任、正義感這些最難量化的東西,卻是歷史的決定性力量。因此如果你期望世界以理性的方式運轉,現實會令你崩潰

世界之所以有這麼多的挫折與意外,原因就是我們想要把人類的情感與荷爾蒙化為數學方程式。過度依賴數據和演算法,反而會讓我們對人性洞察力變遲鈍。例如:領導力是讓人心甘情願為你赴湯蹈火的魅力,而非冰冷的 KPI。

8. 平靜會播下瘋狂的種子

人們在太平盛世 / 牛市會鬆懈,積累起脆弱性。看似穩固永恆的,最容易在波動中土崩瓦解。感是保證不會崩潰的市場,市場愈可能崩潰。

穩定會造成不穩定。光是「穩定」這個想法就會引發人們「聰明而理智」的行動,把資產價格抬高到足以造成不穩定的狀況。或者,換個說法:平靜會播下瘋狂的種子。過去如此,未來也會是如此。

9. 太多、太急、太快

「太多、太急、太快」違反事物發展的自然規律。貪多務得,揠苗助長,最終會適得其反。頂級的創新都是日積月累的結果,厚積薄發方能水到渠成。我們要學會放慢腳步,給生命一個舒展的空間。在快餐文化橫行的當下,欲速則不達,「慢」才是一種智慧

唯有在成長過程中最終能夠汰弱留強,成長才是好事。強迫成長、加速成長、人為助長的成長,往往將會適得其反。

10. 當魔法出現時

為什麼歷史上的重大突破與創新,不是直接來自軍方就是深受軍方影響?因為他們處理的問題有時候極其重要、緊急又攸關重大,以至於預算與人力都不成問題,相關人員也以承平時期難以複製的方式通力合作

當人們不得不放下成見,在絕境中尋找出路時,奇蹟就會發生。二戰中美國的科技爆發,新冠疫情下的宅經濟崛起,無不證明危機也孕育著轉機。保持開放的心態,在逆境中發現新的可能性,機遇就在你身邊。

11. 一夕的悲劇與長遠的奇蹟

災難總是突如其來,但好消息來自複利效應,創造奇蹟需要日復一日的努力,而壞消息來自信心崩盤或嚴重錯誤,可能發生在轉瞬之間。成長必然要對抗掣肘的競爭拖慢步伐。新的想法要爭搶關注,商業模式得對抗既有業者,摩天大樓必須抵抗重力;成長一定是頂著逆風前行。

12. 微小而重要

人們很容易忽視大風險,因為它們不過是小事件連鎖反應的結果,而且每一個小事件都很容易讓人覺得無所謂。所以,人們總是低估重大風險發生的機率。

不要小看「微小而重要」的巧合或錯誤。我們最好假設世界每十年會崩潰一次,因為歷史就是這麼告訴我們。大家通常不認為它們會一再發生。但是,它們真的會一而再、再而三的發生,因為它們其實是發生機率很高的小事件相互強化、影響的結果。

這不符合直覺,因此我們總是低估小事的影響力,導致疏忽重大風險

13. 欣喜與絕望

關於人的思維,我們務必明白一項重點:進步需要樂觀與悲觀並存。這兩者看似是相互衝突的心態,因此我們更常見到人們偏向樂觀或是偏向悲觀。相信從現在到未來的路上會有一連串的挫折、失望、意外與震盪,並且在面對這個現實之際,同時抱持著事情會好轉的信念,像悲觀主義者一樣計畫,並且像樂觀主義者一樣夢想,這就是平衡。這樣的組合違反直覺,但是如果做對了,力量將非常驚人。

14. 完美之下,必有損傷

衡量成功的標準以及關鍵要素標準,就是你有多少空閒時間要消磨。塞滿行事曆,讓自己的每一分鐘都有滿滿的生產力,卻犧牲掉好奇的四處漫遊與不受干擾的思考的機會,企業在經營上會少了一些閒散的彈性。

一點點的不完美是重大優勢。預測做得愈簡單、愈單純,你就有時間與心力從事其他活動。這項道理適用幾乎所有領域。你愈是追求精確,專注於大局的時間就愈少,而後者可能更重要。與其說這是在承認自己沒有能力做預測,倒不如說這是認知到預測只需要達到某個「夠好」的門檻,你就能更有效率的把時間與資源投入其他地方。

就像演化,關鍵在於體認到你愈是追求完美,通常就會感脆弱

15. 本來就很困難

只要值得追求的事物都會伴隨些許痛苦,秘訣在於不要在意它會痛。生活和投資「本來就很困難」。如果你很有效率,那就表示你做錯了。艱難的路才是正確的路。這有違直覺,但它完美點出抄捷徑的危險。

值得追求的事物,沒有一個免費,這條簡單的法則顯而易見,卻很容易被忽視。怎麼可能免費?萬事萬物都要付出代價,而且代價通常和潛在報酬成正比。但是,這些事物通常都沒有標價,而且你也不是用現金支付。大多數值得追求的事物的代價,都是以壓力、不確定性、和怪人打交道、官僚主義、和其他人互相抵觸的誘因、煩擾、荒謬無理、長時間工作,以及不斷懷疑的形式呈現。這就是脫穎而出的間接成本。

16. 不斷奔跑

在迅速變革的時代,保持競爭優勢可能比取得競爭優勢更難。大部份的競爭優勢最終都會消亡。我們必須「不斷奔跑」。既得利益者最容易故步自封,在安逸中喪失鬥志。唯有永不自滿,才能跟上時代的腳步。學習,進取,突破自我,是我們不能停下的理由。不進則退,慢就是死。

17. 未來的奇蹟

我們總是感覺自己落於人後,也很容易小看新科技的潛力,這就是為什麼所有的創新都難以預測又容易被低估。從 A 到 Z 的路徑可能極其複雜,最後又走向非常奇怪的地方,因此我們幾乎不可能運用目前手邊的工具,推演出它們可能變成什麼樣貌(例如最近兩年的 AI 發展)。此時此刻的某個地方有個人,正在發明或發現一些會徹底改變未來的事物。但是,你可能要經過很多年才會知曉。

這就是創新運作的鐵則。不要小看那些默默無聞的創新者,也許下一個改變世界的,就在我們身邊。保持好奇,擁抱變化,奇蹟無處不在

18. 比看起來更困難,又不像看起來那麼有趣

被多數人所看到的事物,只是被刻意呈現的冰山一角,或是他人腦中想法的一個片段。而且所有困難的部分都已經被剔除。

當你深刻感受到自己的掙扎而看不見他人的掙扎,很容易會認為你沒有別人具備的某些能力或秘訣。我們感是把成功人士描繪成具備超人般力量的角色,大家愈會望著他們說:「我永遠做不到。」這實在很可惜,因為如果大家能夠知道,他們所敬佩的人或許只是善於把握機會的平凡人,那麼就會有更多人願意嘗試挑戰

鏡頭前的光環,是無數個辛苦日夜的積累。慾望的盡頭,往往空虛寂寞。不要被表面的浮華迷惑,腳踏實地才是成功的不二法門。

19. 誘因:全世界最強大的力量

人們在誘因引導下,可以找到正當理由說服自己去做幾乎每一件事情,也可以為幾乎每一件事情辯護。一旦你了解誘因的力量有多強,當你再次看到世界從一個荒謬的狀況跳進另一個荒謬的狀況時,就不會感到詫異。假使誘因對了,世界上可能有超過一半的人會願意去做世俗認為瘋狂的事。

無論你掌握多少資訊與背景脈絡,最有說服力的事物,就是你拚命追求的事物,或是你需要它成為現實的事物,你會為它辯解。誘因之所以強大,不只是因為它會影響其他人的決定,也是因為它讓我們渾然不覺自己受到多少影響。

20. 現在才明白

最有說服力的事物莫過於你的親身體驗。你可以閱讀、可以學習,也可以具備同理心。但是在親眼目睹之前,你通常不知道自己願意做什麼、想要什麼、願意做到什麼地步。​這就是為什麼巴菲特說「別人恐懼時要貪婪」,認同這句話的人還是遠多於實踐這句話的人。同樣的觀念也適用於公司、職涯與人際關係。在艱困時期,我們會去做、去思考一些在太平時期想像不到的事情。

21. 長期思維

長期只是你必須忍耐的許多短期的集合體。凡有價值的事物都有價碼,但價格不一定顯而易見。長期去做某件事的真正代價在於必備的技能與必要的心態,不過這很容易被輕描淡寫帶過,用簡短的一句「要更有耐心」來總結,彷彿這樣說就能解釋為什麼有這麼多人辦不到。

不過要注意,犯了錯卻不想改變想法的人,可能會把長期思維當作依靠。當他們面對那些曾經正確、但世界已經改變想法的狀況時,這些人會緊抓過去不放。要從長期思維得益,你必須能夠分辨自己什麼時候是在保持耐心,什麼時候只是冥頑不靈。唯一的辦法是,要了解你所處的產業有哪幾件極少數永遠不會改變的事物,把它們挑出來,至於其他所有事物都放在一個需要不斷更新與調整的桶子裡。那幾件極少數絕對不會改變的事物,是你可以運用長期思維的選項。其他一切事物都有保存期限。

22. 過度努力

將一件事情弄得複雜或更加困難不會為你加分,適得其反。真理最重要的特質就是簡單,要避免複雜的事物散發出的病態吸引力(因為事實就是,複雜的事物賣相更好)。在大多數情況下,少數幾個簡單的變項卻決定了大多數的結果。

你只要掌握少數幾項關鍵就可以了。後來才添加的東西大多都是不必要的事物,不是在知識上誘導你,就是在浪費你的時間,不然就是設計來讓你困惑或留下深刻的印象。

23. 傷口會愈合,但疤痕一直都在

「傷口會愈合,但疤痕一直都在」。切身的痛,會融入血肉,成為人生的一部分。不同的經歷,造就不同的觀點。多些理解與尊重,少些評判。

人類行為有一項要素,就是經驗和你不同的人,想法也會和你不一樣。他們會有不同的目標、眼光、願望與價值觀。因此,大多數辯論並不是真的意見不合;只是經驗不同的人彼此討論。

【20 個問題,觀察不變的人性】

我們總是想要預測未來,但是遠遠更為有用的是反其道而行:與其設法推敲未來可能出現的細微變化,不如研究我們過去一直沒躲掉的重大事件。愈多歷史,對未來就愈安然自在。

當你著眼於亙古不變的事物,就不會再試著預測不確定的事件,而是會花更多時間去理解恆久不變的行為:人性

要在生活中實行,可以善用這 20 個問題清單思索答案:

① 誰知道正確解答,卻因為不善言辭而被我忽視?
② 如果出生在另一個國家或世代,我會不同意自己現在抱持的哪些觀點?
③ 有哪些事物因為我非常希望它們是事實,即使它們顯然是假的,我依然認定它們是真的?
④ 有哪個問題我認為只會發生在其他國家、產業或職業,最終卻對我產生衝擊?
⑤ 有哪些事物我信以為真,但其實只是高明行銷的產物?
⑥ 有哪些事物因為我沒有親身體驗過,而對它的運作方式無知輕信?
⑦ 有哪些事物看起來無法長存,但其實是我們尚未接受的全新趨勢?
⑧ 有哪些我以為很聽明的人,其實根本鬼話連篇?
⑨ 我是否準備好面對自己根本無法預料到的風險?
⑩ 如果誘因改變,我目前有哪些觀點也會跟著改變?
⑪ 有哪些我們如今忽略的事物,在未來會看起來極其顯而易見?
⑫ 有哪些只差一點就會發生的事件一旦真的發生了,將會完全改變我所知道的世界?
⑬ 我的成就有多少是我無法控制的事物產生的貢獻?
⑭ 我要怎麼知道自己是有耐心(一種能力)或是頑固(一種缺點)?
⑮ 有哪些我敬仰的人其實有悲慘不為人知的一面?
⑯ 有哪些我想要省掉的麻煩事,其實是成功必須付出的代價?
⑰ 有哪些我奉為榜樣的瘋狂天才,其實不過是個瘋子?
⑱ 有哪些我所抱持的強烈信念最有可能改變?
⑲ 有哪些事物恆久為真?
⑳ 有哪些事物一如既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