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ok

A collection of 7 posts
[讀書筆記] The Master Key System:世界上最神奇的 24 堂課
Mentality

[讀書筆記] The Master Key System:世界上最神奇的 24 堂課

《世界上最神奇的 24 堂課》(另一種我比較喜歡的翻譯是:《財富金鑰》)這本傑作,是由精識的查爾斯・F・哈奈爾(Charles F. Haanel)所傾心創作。該書的核心理念根源於 "吸引力法則",這種理念堅信人們的思想能夠塑造他們的現實生活。 朗達・拜恩在其著名的《秘密》中,多次引用了查爾斯.哈尼爾的《世界上最神奇的 24 堂課》中的精闢見解。
12 min read
[筆記] 《破框能力》 - 先行動再思考,「由外而內」成為高效領導者
Management

[筆記] 《破框能力》 - 先行動再思考,「由外而內」成為高效領導者

很多傳統的領導力培訓或輔導課程的目的是改變你的思考方式,教你學會反思你是誰,以及你要成為誰等問題。的確,自省和反思是成為一名成功者的黃金法則,它們能讓你認清你當下的能力以及領導方式,但是我們會發現,當下的想法恰恰是阻礙你繼續前行的絆腳石。所以你需要改變的是思考方式,而只有一種方法能改變它:改變你的做事方法。 由外而內,透過行動改變身份認同 亞里斯多德發現,一個人如果表現得很有美德,那他最終會成為一個有美德的人,即多做好事就會變成好人。 這個說法得到很多社會心理學家的證實,研究顯示一個人若改變了他的想法,是因為他的行為先發生了改變。簡單來說,改變是由外而內,而並非由內而外產生的。如果我們想要成為一名優秀的領導者,就要學會「先行動後思考」。 這與普遍所熟知的學習順序的矛盾在於,在改變的過程中,我們會先看到結果,即改變讓我們產生了什麼樣的感受,身邊的人對我們的改變有什麼樣的反應,之後我們才會開始思考,把外在經歷內在化。換句話說,我們要先在行為上表現得像一個領導者,而後才會像領導者一樣思考,如同書名 ACT LIKE A LEADER, THINK LIKE A LEADER。 一
28 min read
[讀書心得] Amp It Up:通過提高期望、增加急迫性和提高強度來引領企業的超增長
Management

[讀書心得] Amp It Up:通過提高期望、增加急迫性和提高強度來引領企業的超增長

昨天看到網路上推薦《Amp It Up》,因為是今年才出版的書籍,只有英文版,沒想到好看到欲罷不能,等不及中文版就直接啃完了它。 《Amp It Up》這本書的誕生是因為 Frank Slootman 在 LinkedIn 分享了他的創業心得短文,沒想到迴響熱烈,很多朋友想要跟他請教,身為傳奇 CEO,自然不想要這樣沒有效率的重複談話,於是就決定將他三次成功 IPO 的關鍵 X 因子寫成書籍分享。 在書中 Frank Slootman 分享了五個方法,來榨乾(無誤)你的團隊。 作為 CEO 打造了三間上市公司 1. Data Domain:對外向投資人募集的 2800 萬美元,六年後為投資人創造 24 億美元的價值。 2. ServiceNow:加入後,在兩年內創造
6 min read
[讀書筆記] 誰在團隊搞破壞
book

[讀書筆記] 誰在團隊搞破壞

破壞什麼? 理想中的團隊要快速做出決策,在有限的時間內高效率地完成工作。而團隊的破壞者指的是干擾團隊運作、浪費工時、降低效率的那些人。 在《誰在團隊搞破壞》一書中,條列了團隊的八種破壞者: 1. 凡事都要問主管:堅持每件事都必須經過正式管道請示,決不允許為了迅速執行決策而抄捷徑 2. 長篇大論話當年:發表演說,毫不遲疑提出適當的愛國言論。一有機會就滔滔不絕、長篇大論,用冗長的故事與個人經驗來闡述重點。 3. 每次都說再討論:盡可能把所有事都推給委員會,進一步研議與考量。並試圖壯大委員會,規模絕不少於五人。 4. 東拉西扯沒重點:抓到時機就馬上提出毫不相干的議題。 5. 斤斤計較幾個字:對訊息、會議記錄或決議的用字遣詞爭論不休。 6. 決定之後又重來:重新提起上次會議中的決議,企圖對之前的決議是否明智進行翻案。 7. 過度謹慎怕犯錯:講道理,也要求團隊成員講道理。提倡謹慎,唯恐因倉促而造成日後的難堪與爭執。 8. 遲遲無法做決定:擔心任何決策的正當性。質疑深思熟慮後的行動是否合乎權限,是否會與某個更高階層的政策相抵觸。 培養低破壞文化的四個重點
6 min re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