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oductivity

A collection of 11 posts
PARA:搭配 Obsidian 使用的資料夾管理架構
Productivity

PARA:搭配 Obsidian 使用的資料夾管理架構

在當今快節奏的社會中,我們每天都面臨著大量的數位資訊和各種工作和個人任務,這使得保持組織性和集中注意力變得更加困難。 在前一篇文章我分享了最近轉移到 Obsidian,Obsidian 最核心的資料儲存邏輯還是資料夾結構,傳統的組織方式可能會讓我們陷入分散注意力和浪費時間的困境,因為我們經常不得不在不同的資料夾、應用程式和平台之間切換,尋找我們需要的資訊。這不僅浪費了寶貴的時間,還會使我們感到混亂和不知所措。 PARA 方法就是其中一個簡單的解法,是由 Tiago Forte 提出的一個全新的方式來組織資訊,將它們分類為四個簡單且易於管理的類別: 1. 專案(PROJECT):帶有目標進行的工作 這個類別包含您目前正在積極進行的短期計畫,無論是工作或個人生活方面。例如:網頁設計、買新電腦、撰寫研究報告、裝修浴室等。 透過根據專案和目標來組織資訊,我們可以更清晰地了解我們的承諾,並保持動力和專注。這使得我們可以更有效地規劃和實現我們的目標,同時減少混亂和拖延的可能性。 2. 領域(AREA):要持續成長的領域 領域:負責重要工作和生活方面的區域,需要持續關注。這可能包括
3 min read
選擇適合自己的筆記系統:從 Bear 遷移到 Obsidian
Productivity

選擇適合自己的筆記系統:從 Bear 遷移到 Obsidian

現在,筆記已經不再只是紙張和筆的組合,我們有許多數位筆記應用程式可以幫助我們記錄和整理資訊。然而,要選擇一個適合自己的筆記系統可能並不容易。這篇文章將介紹一位專家在 YouTube 上分享的建議,幫助你找到適合自己的筆記應用程式,並分享我自己的個人經驗。 不同的筆記屬性:建築師、園丁、圖書館員、或學生 1. 建築師:習慣有結構、清晰組織各種資訊 建築師型的筆記者渴望有結構,需要一個清晰的系統來組織生活的各個方面。他們正在尋找一個融合實用性、功能性和美感的定製化系統。如果你是一位建築師型的筆記者,你可能會嘗試建立一個終極的結構,來組織你的訊息。 對於建築師型的筆記者,推薦使用 Notion 等應用程式,它們可以建立個人儀表板,即時索引筆記和訊息,並且可以對訊息進行標記、分類和排序。 2. 園丁型:筆記是為了記錄他們飛躍性的想法 園丁型的筆記者則更傾向於漫遊、夢想、想像和創造性飛躍。他們想培養新的想法,交叉受粉各種概念,並發現很多創意可能性。他們通常不打算建立一個明確目標的系統,而是希望像栽培花園一樣隨機發展筆記的內容。 對於園丁型的筆記者,推薦使用 Roam Rese
8 min read
遠端工作不是一種福利
Productivity

遠端工作不是一種福利

今天我想分享一些關於遠端工作的想法。有些人認為遠端工作是一種福利,但我對此持不同意見。(即便我一直是遠端工作的提倡者,有興趣歡迎閱讀以下文章) * 有效提高遠端工作的生產力(上) — 管理者 * 有效提高遠端工作的生產力(中) — 工作者 * 有效提高遠端工作的生產力(下) — 總結,邁向遠端優先的未來 為什麼呢?因為我們可以看到,在矽谷和其他地方,近兩年的趨勢是在疫情後要求員工回到辦公室。 這樣做有幾個好處:首先,面對面的交流更加有效率;其次,面對面的交流有時會帶來無意識或非刻意的創新,同時也有助於凝聚同事間的信任和形塑團隊文化。 面對面工作的優勢 遠程工作的優勢 協作和腦力激盪: 面對面工作能更容易地進行協作和腦力激盪。這是因為在同一個空間工作,更容易分享意見和回饋,以及建立在彼此的工作之上。 靈活性: 遠程工作者在工作時間上具有更大的彈性,這可能帶來更好的工作與生活的平衡。 團隊建設: 面對面工作可以幫助建立更強大的團隊。這是因為更容易了解彼此,並建立信任和融洽。 節省成本: 當員工遠程工作時,公司可以節省辦公空間和其他間接成本。 文化: 當員
6 min read
學習任何新事物的旅程
Learning

學習任何新事物的旅程

在心理學中,掌握一項專業有四個階段,如下圖:Four stages of competence - Wikipedia。 學習任何專業的旅程,往往不是一帆風順的,內心的狀態起伏可能會分為這幾個階段: 1. 蜜月期:一開始的蜜月期充滿了熱情和期待,你看到了許多資訊和教程,甚至加入了一些社群和討論組,開始了解這個領域的一些基礎知識和技能。 2. 撞牆期:然而,進入學習的中途,你很可能會遭遇到撞牆期,會自己實際上還不能做任何事情。這是一個困難的階段,你可能會遇到各種問題和挑戰,甚至會有一些失敗和挫折。這時,你需要持續地學習和練習,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並保持對目標的信心。 3. 自我懷疑:在接下來的不知道如何繼續的時期,你可能會開始懷疑自己的能力和天賦,尤其是當你看到其他人似乎比你更快地進步時。這是一個非常危險的階段,需要保持心態的穩定和正向,要相信自己,相信自己可以克服挑戰,並且能夠進步和成長。 4. 找回初衷:進入到臨門一腳的階段,你已經開始累積了很多知識和技能,你會變得更加自信,也更加熟練,進步的速度也會變得更快。這時,你需要保持學習的熱情和動力,
5 min read
Arc:為各種 Web App (SaaS)而生的瀏覽器
Productivity

Arc:為各種 Web App (SaaS)而生的瀏覽器

時代已經不同,現在更習慣在瀏覽器直接使用 App 現在針對軟體的使用習慣跟過去產生了很大不同的變化,多數的 App 都已經使用 Web 技術實作,也就是說 Native App 更多是在跟作業系統、快取、設備的快捷鍵上面做更好的結合,多數是不需要下載的,直接使用網頁版本就可以。 時間過得很快,Chrome 也已經是 14 歲的老瀏覽器了,很多操作行為逐漸與現在的使用習慣不同,有很多可以優化的空間。因此,Arc 應運而生,尤其針對各種 No-code 甚至 Low-code 服務,Arc 來的正是時候。 BrowserCompany:對於瀏覽器有深入刻理解的團隊 Google 工程副總裁 Darin Fisher 從頭開始構建了 Google Chrome,現在全世界有超過 26.5 億人在使用它,在 Google 工作了
5 min read
[讀書筆記] 人生只有一件事:教你如何活得更好
Productivity

[讀書筆記] 人生只有一件事:教你如何活得更好

1. 因為書本內文句句精華,以下內容除了標題之外都是轉述文章的內容。 2. 台灣版本的書名是「活學:終生受用的人生高效能解密」,不過我看的是簡體中文的版本。 快樂與否,存乎一心 面對苦,有三種境界:心隨境轉,心不隨境轉,心能轉境。所以做好學生,必須修心。能修出慚愧心或慈悲心,已經可以「心不隨境轉」了;若能再加上感恩心,心能轉境,就離心想事成不遠了。豈不善哉? 如果人生有一個影響最大的決定,那就是你到底要不要快樂。這個決定,超越其他一切的決定。可惜我這個決定做得太晚。若人生可以重來,我一定選擇從小就決定:這一生一定要快樂! 自從發現金錢、事業和成就都不一定會帶來快樂後,我便走上了一條不同的道路,覺得自己的確越來越快樂了。在這條道路上,我最大的發現就是快樂是可以自己做主的。人生成敗順逆,有太多不如意,但快樂這件事,卻是我說了算! 心念 > 思想 > 語言 > 行為 > 習慣 > 個性 > 命運
33 min read
有效提高遠端工作的生產力(下) — 總結,邁向遠端優先的未來
Productivity

有效提高遠端工作的生產力(下) — 總結,邁向遠端優先的未來

無辦公室會是未來嗎?—論遠端工作的缺點 任何形式的討論,都比不上面對面的討論來得即時和迅速,人們在面對面溝通時會有效捕捉對方的肢體動作,加速溝通的進行,這一點是電話或是視訊會議永遠無法取代的事情,一旦我們需要與團隊成員進行大量且即時的溝通,在家工作絕對不是一個好主意。記住,在家工作是為了換取「一段安靜不被打擾的時間」,別讓它成為一個拖慢團隊溝通速度的兇手。 你的老闆讓你「在家工作」嗎? - MMDays 允許工作團隊採取遠距辦公的好處之一,便是有機會隨心所欲改變眼前的風景。改變環境能促發新想法。多樣化的環境可以展現在工作中,採用不同觀點面對同樣的問題,的確是件好事。 不過在線上化之後,過去很多交流交換意見的機會都會消失,例如:當大家都進辦公室時,很多的討論會在辦公室發生,即便進了會議室,你也會跟坐在旁邊的同事交換意見。當所有的溝通都在檯面上後,很多意見可能不會被聽見,很多意見可能也未經過充分的交流,如果繼續仰賴固定時間的線上會議來同步想法其實是遠遠不夠的。 這並不是因為大家刻意隱蔽資訊,而是因為大家平常交流的時間太少,資訊透通的比例也太低了。很多溝通的問題紛紛
18 min read
有效提高遠端工作的生產力(中) — 工作者
Productivity

有效提高遠端工作的生產力(中) — 工作者

遠端工作是一種能力 遠距工作最重要的是寫作能力,很多公司因為疫情原因開始推動遠端工作。前陣子我整理了遠端工作指標性公司 Basecamp 的【內部溝通指南】,也許會對剛開始遠端的公司有點幫助。 這篇文章是談論溝通的 how、where、why、when。溝通媒介有許多種,非同步溝通、即時、面對面、視訊、語音、文字、Email、協作軟體,如何決定用哪一種?重點是讓大家都在軌道上,但不要擾亂大家的工作流暢度 Basecamp 內部溝通指南 負責任並且保有紀律,創造儀式感 作為一個新手,對於在家工作的人來說,您需要保持專注。遠距工作雖然能靈活彈性的分配時間,但務必保持某些規律固定的工作習慣與正常作息。例如:每天在同一時間開始工作、穿上正式的衣著讓自己保持敏銳與自信、限定休息時間和頻率與辦公室相同。以固定的例行程序讓自己投入工作狀態,保持在工作中的專業性與控制感。 為了讓自己保持在良好的工作狀態,我也參考跟進了幾個在家工作維持工作效率小技巧: 1. 開工儀式:遠端工作最忌諱工作和生活分不開,給自己一些儀式代表開工,例如:換掉睡衣睡褲離開床鋪、規劃工作空間
21 min read
有效提高遠端工作的生產力(上) — 管理者
Productivity

有效提高遠端工作的生產力(上) — 管理者

(中央社記者陳婕翎、江慧珺台北110年5月19日電)國內武漢肺炎(2019冠狀病毒疾病,COVID-19)疫情擴大,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今天宣布,全國疫情警戒升至第三級至28日,從明天起每天舉行全國防疫會議,整合防疫資源。 疫情警戒標準第3級,為單週出現3件以上社區群聚事件,或1天確診10名以上感染源不明本土病例。外出時全程佩戴口罩,停止室內5人以上、室外10人以上聚會,僅保留維生、秩序維持、必要性服務、醫療及公務所需之外,其餘營業及公共場域關閉。 全台疫情警戒升第三級至28日 20日起每日舉行全國防疫會議 | 生活 | 重點新聞 | 中央社 CNA 台灣新冠肺炎疫情突然惡化,對於突如而來的疫情升溫,改變之快相信很多人都感到有些手足無措,大大小小的企業更因不確定性因遠距放大,面對新型態的工作模式,所有企業與員工都需要以更積極的態度加速數位轉型,這系列三篇文章將整理遠端工作的心法與工具,幫助需要採取遠距工作的管理者與工作者,在家工作效率不打折扣。 疫情帶來的影響:加速數位轉型 警戒升到第三級之後,許多科技公司都跟著調整為遠端工作的型態來因應,意味著這樣的工作形態
21 min read
要提升公司的產出?先 Hack 身為 CEO 的你自己
Startup

要提升公司的產出?先 Hack 身為 CEO 的你自己

(這篇文章節錄自 Quora 上 "What are the best productivity hacks of startup CEOs?" 最佳回答。 因此有些內容會直接以 Mikael Cho 第一人稱來敘述。) 身為創辦人要快速發展公司同時享受生活,只能想盡辦法提高生產力。 成為有生產力的 CEO 與在生活中的任何事情上都富有生產力沒有不同,取決於您每天做出的小選擇。 看 Netflix 還是睡覺?參加社交活動還是寫銷售電子郵件?參加咖啡會議還是為投資者做報告? 記住自己所做的每件事都有機會成本。 有生產力的 CEO 不是代表花更多時間在公司上,而是將你的時間花在正確的地方上。 你生產力水平是將你的初創公司推向成功的最好方法之一,畢竟創業是由成長來定義的。增長是通過一段時間內的指標(通常是收入/用戶)來衡量的。如果你可以操縱時間(即做得更好更快),那麼你將有機會建立成功的公司。通過合理安排時間,你可能會參與額外的產品實驗,從而獲得更多收入。你可能可以有更多幾天時間來考慮可以讓你獲得重大曝光的營銷策略。 作為 CEO ,您可以參與從銷售、市場營銷、
10 min read
用 Todoist 提高你的生產力,取得工作與生活的平衡
Productivity

用 Todoist 提高你的生產力,取得工作與生活的平衡

最早使用 iOS 上的提醒事項(Reminder)來追蹤待辦事項,後來逐漸無法滿足於陽春的功能,跳槽到了奇妙清單(Wunderlist),很可惜 微軟在2020年5月關閉了 Wunderlist ,替代的 Microsoft ToDo 在很多細緻的功能完全無法滿足我這奇妙清單的老客戶,一直在尋找更好的方案,終於找到了 Todoist。 Todoist 的使用很簡單,也因為使用太簡單了,用了一段時間才發現原來還有很多好用的功能沒有被我善用。特別大推他們家的 Blog,可能因為 CEO 自己就是生產力狂人,他們團隊產出了非常多好文章介紹如何使用 Todoist 來提升生產力。 Enjoy things outside of work like spending time with my beautiful wife and two incredible children, traveling, self-education, and health-related
9 min re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