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讓大腦騙了你:解構情緒來源替換信念

別讓大腦騙了你:解構情緒來源替換信念

社會性疼痛與生理性疼痛的相似性:想像一下,有兩個人嬉戲玩鬧,但每當看向你時,笑容就瞬間消失。這讓人感到被排擠或受歧視,而這種感受其實與生理性疼痛有相似之處。

社會學家內奧米・艾森伯格 (Naomi Eisenberger) 的研究發現,當人感受到被排擠或歧視時,大腦中與生理性疼痛相關的腦區(如前扣帶皮層)會被激活,這意味著社會性疼痛與生理性疼痛一樣真實且痛苦。

ABC 模型:解構情緒的來源

心理學家阿爾伯特・艾利斯 (Albert Ellis) 提出的ABC 模型 幫助我們理解情緒的來源。

  1. A (Activating Event):觸發事件,如朋友未回消息。
  2. B (Beliefs):我們對事件的信念與解讀,例如 "他討厭我" 或 "他只是忙"。
  3. C (Consequences):基於信念產生的情緒與行為,如焦慮、憤怒或逃避。

這一模型揭示了痛苦的真正來源:

  • 不是事件本身,而是我們的信念

例如:

  • 朋友未回消息,你可能會認為 "沒人喜歡我",進而感到焦慮。
  • 但如果你解釋為 "他可能忙碌,改天再聯繫吧",情緒則會大不相同。

十大認知扭曲:故事中的狗蛋

心理學家大衛・伯恩斯 (David Burns) 在《伯恩斯情緒療法》中總結了十大認知扭曲。讓我們來看看這些思維陷阱如何影響我們的生活。

狗蛋在地鐵上準備他的提案,腦海中開始浮現:

  1. 非黑即白思維:"我必須在會上完美表現,否則一定會被取笑。"
  2. 以偏概全:提案時漏掉一個細節,他立刻覺得:"這樣的小錯誤,我一定不適合這份工作。"
  3. 心理過濾:即使同事們稱讚他的報告,他仍不斷回想老闆提到的唯一缺點。
  4. 優勢打折:同事的讚美被他視為 "只是客套話",毫無價值。
  5. 妄下結論:他聽到其他同事竊竊私語,立刻猜測 "他們一定在嘲笑我。"
  6. 放大與縮小:將一個小問題放大到影響一年後的升職,卻輕視自己的努力。
  7. 情緒化推論:回家後,他覺得 "自己這麼焦慮,一定是能力不足的證明。"
  8. 應該句式:他告訴自己:"我應該要更完美,不然就是失敗。"
  9. 亂貼標籤:因為一次小錯,他認定自己是 "失敗者"。
  10. 歸咎責備:責怪同事沒有幫忙,讓自己背負了所有壓力。

我們的大腦常常會用這些扭曲來欺騙自己,讓痛苦加倍。我們需要認識這些陷阱,才能擺脫不必要的困擾。

心智工具:如何重建內心秩序

1. 替換信念

使用更平衡、更合理的假設,取代扭曲的思維。

  • 例如:非黑即白的思維可替換為 "雖然不完美,但我學到了寶貴的經驗。"

這些信念很可能來自我們的原生家庭

2. 想像力工具

心理學家巴爾・米歇爾茲 (Barry Michels)菲爾・施圖茲 (Phil Stutz) 提出了一套基於想像力的心智工具:

  • 黑色太陽:當負面情緒湧現時,想像一輪黑色太陽升起,填滿內心空洞,帶來溫暖與力量。
  • 漩渦母親:分別用於消除疲憊、擺脫自卑和治癒傷痛。

這些工具為抽象的情緒賦予具象化的形象,幫助我們重新獲得內心的平衡。

3. 自我接納與心理界限

建立心理界限和自尊,學會與他人合理溝通。

  • 當我們面對挑戰時,先調整信念以平復情緒,然後用平和且堅定的方式維護界限。

復原的真相

我們的大腦經常用負面思維來折磨自己,但我們可以選擇不被其操控。

在直視這些挑戰時,我們會發現:

  • 痛苦雖然不可避免,但它可以成為成長的契機。

人生如同漂流,沒有永遠穩固的土地,但只要我們學會與內心的 "小船" 同行自我滋養,終將找到屬於自己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