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好的學歷總是容易獲得主管們的青睞?

![](http://www.expressuniversitydegree.com/content/images/2013/05/79194190-portrait-of-a-mid-adult-man-holding-an-ace-gettyimages.jpg)
[三種工程師](http://st-threath.blogspot.co.at/2013/06/an-engineer.html?m=1)這篇文章提到了第一類的工程師:*寫程式的人*:> 這種類型的人單純的只是為了工作、功課、任務而寫程式,雖然職務名稱叫做工程師,但是寫程式對他們來說只是獲取成績、金錢的工具,寫程式對他們來說枯燥無味,但為了生活,他們繼續產出他們的程式碼。他們喜歡簡單的任務,最好是一看到就知道要怎麼做,最好有別人的程式碼可以直接套用。而當他們的程式可以過關,他們就開心的回家睡覺去,連一秒都不想看到程式碼。

根據我自己的感覺,大公司裡頭大約有 80% 是屬於這類的工程師(看看微軟自己人怎麼說)。對於他們來說,寫程式這件事除了工作以外不具備任何意義,工作後還會繼續鑽研的少之又少。份內工作完成就好,其餘的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畢竟多做多錯。

引用內容看似與本文章標題無關,但卻讓我有感而發:假設 A 與 B 兩位應徵者的能力相同,而 A 學歷較好,為什麼主管通常會選擇 A 而不是 B 呢?

主管很忙

大公司永遠不乏高學歷的應徵者,光是一個科系的台清交畢業生可能就超過三百人了,通常遠超過頂尖大公司一年所需的職缺總額。假設主管錄取一個員工前,願意花五十次面試來做第一輪的篩選,那麼光只看台清交的履歷就夠了,其他的履歷可能連看都沒看過就被篩掉了!(參考:軟體開發工作中的名校光環加持

適合的人選

在大公司工作,每個人都像是螺絲釘,只要你能好好完成份內的工作,確保這台大機器可以順利運轉即可。螺絲釘的工作通常繁雜、重複、無趣。如果找來眼高手低或是不甘平凡的人,可能不久就會離職了。流動率越高代表新人進來需要學習的時間就越長(因為得重頭摸索),所以找到"適合"的人選就很重要了。

好學歷有其消極的優點

即使是一堆精美的履歷,還是有可能會有爛蘋果。除了專業表現以外,通常還會參考是成績單,雖然成績好不代表工作上的表現就好,畢竟台灣填鴨式的教育培養出來的未必是能真正解決實際問題的即戰力。但是,如果你針對你沒有興趣的科目還能拿高分,代表你身為一個學生,很認真地盡了學生本分:爭取高分。成績不好,可歸因於不認真、不擅長、或是缺乏興趣而不學習。其中最後一點若反應在工作上,工作也同樣是你不感興趣的,第一個念頭就是懷疑:是否你工作就會提不起勁,甚至排斥去做?有了漂亮成績單背書,就算工作上 80% 都是無趣的,主管以你過去的學習歷程判斷,也會傾向相信你可以勝任這些工作,即使你一點興趣都沒有。

不過,新創公司不能只看學歷

同樣地,好的學歷也可能有思想容易僵化、保守的風險(因為你只跟著前人的腳印走,相信唯有讀書高)。當新創公司要的是可以開創新局的第三種工程師,學歷就不是這麼重要了。因此如何在面試中找出第三種工程師非常重要,通常得花很多時間來確定一個應徵者是否可以適任。畢竟不適任的員工帶來的負面效應不只是表面上的低產出,還會連帶的影響公司內部的士氣。如果你請一個平庸的人進來,那麼他只會幫你找到更多比他還要平庸的人進來。搞政治、拍馬屁、打嘴砲,等…無法對公司有實質貢獻、到最後整個公司失去戰力。

完全沒有重點

總之,大家一起努力朝第三種工程師邁進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