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under Mode:AI 時代創業者更應該重視的管理方式

YC 創辦人 Paul Graham 最近寫的一篇文章《Founder Mode》,引起了新創圈的熱烈討論,這篇文章的啟發來自 Airbnb 創辦人 Brian Chesky 在 YC 內部的分享。

2019 年,Airbnb 正在全速擴張,但 Chesky 卻感到自己與公司日益疏遠。他發現,公司變得官僚化,決策效率低落,甚至他自己都被排除在公司重要會議之外。這段經歷讓 Chesky 深刻意識到,創辦人必須突破官僚體制,保持對公司的掌控和洞察力。這也是創辦人模式(Founder Mode)誕生的契機。

創辦人模式的核心意思在於,當一家公司成長到一定規模,創辦人面臨的挑戰不再是「打造產品」或「尋找市場定位」,而是如何在層級化的組織中維持對公司的掌控和洞察力。隨著公司擴大,創辦人常常會被建議去「放手」,交由專業經理人和高層管理團隊處理公司運營的細節,但這可能導致創辦人與基層脫節,難以理解真正的問題和需求。

在這種情況下,「創辦人模式」提倡創辦人要找到自己的方式來突破公司內部的官僚體制,保持對組織動態的敏銳度,並直接與產品、客戶或基層員工保持聯繫,以避免因層級太多而阻礙訊息流動。像 Brian Chesky(Airbnb 的創辦人)所強調的,他在公司內發現自己甚至被「排除在會議之外」,這就是官僚體制過度增長的結果。為了改變這種情況,創辦人需要採取積極的行動,如直接介入問題,甚至跳過管理層與基層員工交流,確保組織不會失去靈活性,並持續貼近公司創立時的核心目標和願景。

Airbnb 的管理挑戰

隨著公司規模的擴大,Airbnb 採用了傳統的管理模式:聘請專業經理人、建立多層級管理架構,讓創辦人 "退居二線"。這在矽谷是常見的做法,但結果卻令人失望。Chesky 意識到,這種方式讓創辦人與公司最核心的部分脫節。

"有一天我醒來,發現公司裡有 50 歲的經理在管理 40 歲的經理,40 歲的經理又在管理 30 歲的經理,最後這些經理們在管理實習生做實際的工作。這些管理層級完全沒有增加任何價值。"

Chesky 不僅感受到了管理層級過多帶來的弊端,也意識到他正逐漸失去對產品和員工真實需求的掌控。他發現,當層級化管理增多時,訊息的透明度和流通性逐漸下降,員工的創新力和公司文化的本質也因此逐漸被稀釋。

重新掌控的啟示

在面對這種挑戰時,Chesky 決定重新掌控公司。他開始深入參與每週的重要產品決策,即便這讓許多人感到不解。甚至有高管警告他說:「你不能這樣做,這會嚴重影響效率。」但 Chesky 堅持自己的想法,並找到了 Apple 前工業設計主管 Jony Ive 和創意總監 Hiroki Asai,學習 Steve Jobs 的管理方式。

正當 Chesky 在思考如何改變公司時,新冠疫情爆發了。在 8 週內,Airbnb 失去了 80% 的業務。這場危機反而成為重塑公司的契機。Chesky 決定全心全意地重新設計 Airbnb。他將自己親自審查產品決策,確保每一個細節都與公司的最初願景保持一致。

Founder Mode 的核心特質

Founder Mode 的核心可以用一句話概括:「優秀的領導是在場,而不是缺席。」這挑戰了傳統的「僱用優秀的人才並給他們空間」的管理理念。創辦人要像產品總監一樣,深入掌控產品的細節,保持對組織動態的敏銳度,並直接與產品、客戶或基層員工保持聯繫。

由 @kordan.ou 發佈
在 Threads 查看

以下是 Founder Mode 的三個關鍵特質:

  1. 生物學上的父母關係:創辦人對公司有著類似親生父母的深厚感情,這種感情是無法被複製的。
  2. 與生俱來的權限:創辦人擁有重塑公司的天然權限,就像父母有權力教育自己的孩子。
  3. 建造者的知識:創辦人理解公司的每個細節,知道如何從零開始重建它。

這些特質讓創辦人可以在公司擴展後,依然具體參與並解決問題,而不是僅僅當一個遠離前線的策略家。

Founder vs. Manager Mode – Chenmark

Airbnb 的轉變

在 Chesky 的努力下,Airbnb 重塑了整個公司結構。他重組了團隊,將原本分散在各部門的團隊整合為功能性團隊,就像是一支精銳的海豹突擊隊。這樣的變革不僅提高了效率,也讓公司重新找回了創業初期的靈活性。

Chesky 強調:「我們不需要一支龐大的軍隊,我們需要的是一支精銳的海豹突擊隊。」

在實施 Founder Mode 的過程中,招募合適的人才變得尤為關鍵。Chesky 分享了一個深刻的洞察:「很多人在招聘時會看履歷上的公司名字,但這是個錯誤的方法。你應該先確定哪些產品是你欣賞的,然後去找到真正打造這些產品的人。」

他舉了一個例子:「有一次,我們在招聘一個高管職位,面試者的履歷看起來很完美,來自一家知名科技公司。但當我問他具體負責過什麼項目時,他的回答卻很模糊。後來我們找到了另一位候選人,雖然來自較小的公司,但他能具體講述他如何從零開始建立產品,如何解決各種困難。這才是我們要找的人。」

領導力的關鍵:在場與細節

不僅只有 AirBnb,在 Tesla,Elon Musk 展現了另一種形式的深度參與。有一次,工程團隊在解決一個複雜的生產線問題時陷入僵局。Musk 不僅參與了討論,還直接睡在工廠裡,和團隊一起找解決方案。這種程度的投入讓 Tesla 能夠在面對挑戰時不斷突破。

"創辦人的參與不是為了控制,而是為了賦能," Musk 解釋道。

他親自參與工程設計會議,不是為了否定工程師的方案,而是為了幫助他們打破思維定式,探索更大膽的解決方案。

由 @kordan.ou 發佈
在 Threads 查看

信任與授權的平衡

Founder Mode 最容易被誤解的地方在於,很多人認為它意味著創辦人要控制一切。實際上,恰恰相反。創辦人越是深入參與核心決策,團隊在其他方面反而會變得更加自主。

"指揮家不需要親自演奏每一個音符,但他必須確保整個樂團的演奏符合他的藝術願景。"

在 Airbnb,Chesky 發現了一個有趣的現象:他越是深入參與核心決策,團隊在其他方面反而會變得更加自主。這是一種信任與授權的平衡。

如何實施 Founder Mode

  1. 保持對產品的深入參與:設定清晰的目標和時間點,並在關鍵時刻深入參與。
  2. 建立精銳的團隊:組建功能性團隊,讓組織保持靈活性。
  3. 避免微觀管理:設定挑戰性目標,給團隊充分的空間去實現。
  4. 直面問題,不迴避:直接與基層員工交流,理解問題的根源。
  5. 定期審查產品決策:每週安排時間審查產品,保持對產品的理解。

這些步驟有助於創辦人重新建立對公司的掌控,保持創新和靈活性,並確保公司不會因擴展而失去創業初期的精神。

適用 Founder Mode 的情境

Founder Mode 適合那些希望保持創新和靈活性的公司,即使在擴展過程中也不願失去創業初期的那種活力。這樣的管理模式不僅僅適用於小團隊,甚至在規模達到數百人時,依然有效。

避免微觀管理的陷阱

將深度參與和微觀管理區分開來,是實施 Founder Mode 最具挑戰性的部分。在 Airbnb,Chesky 發現了一個有效的方法:他把重點放在產品發布的關鍵時刻。

「我們不是每天都去干預團隊的工作,而是設定明確的目標和期限,然後在固定的時間點深入參與。這就像是為團隊設定了一個挑戰性的目標,然後給他們充分的空間去實現它。」

這種方法產生了意想不到的效果。當團隊知道他們的工作最終會得到 CEO 的認真審查時,他們會自發地提高標準。不需要任何強制加班的政策,團隊反而更願意投入時間把工作做好。

甚至適用千人的團隊規模

許多人認為創辦人模式的極限是「7 人」,也就是所謂的魔術管理數字,因為這是傳統管理學認為單一領導者能有效管理的最大範圍。然而,從 Steve Jobs 的經驗來看,他在 Apple 時期曾經有效地管理接近 100 人,並且確保整個團隊保持一致的願景和方向。這樣的範例顯示,創辦人模式可以支撐的規模不止於 7 人,甚至擴展到 1000 人,尤其是對於仍然保持緊密聯繫和核心掌控的創辦人而言,這種模式依然有效。因此,如果你的公司規模尚未達到 Airbnb 的級別,那麼採用創辦人模式是可行的,甚至可能是最佳策略,因為這能確保創辦人對產品、文化及使用者體驗的掌控力。

以下是大家公認管理風格屬於 Founder Mode 的創辦人及 CEO:

  • Tesla – Elon Musk:對產品細節及每個技術決策深度參與,確保創新速度和質量。
  • Amazon – Jeff Bezos :強調以客戶為中心,深入管理產品和流程,持續推動公司成長。
  • Apple – Steve Jobs :以產品設計和使用者體驗為核心,從不妥協於質量,並親自審查每個細節。
  • Shopify - Tobi Lütke:親自參與技術與產品決策,確保公司維持高度的創新力和市場敏銳度。
  • Airbnb – Brian Chesky :不斷參與產品開發及品牌塑造,堅持細節以打造獨特使用者體驗。
  • Meta (Facebook) – Mark Zuckerberg :持續專注於核心產品,親自推動技術創新,從社交平台擴展到元宇宙佈局。

什麼情況才不適合

「創辦人模式」雖有助於保持創辦人對公司運營的深入參與,但在以下情況下可能會不適合使用:

  1. 組織過度擴大:當公司人數達到數千人規模時,創辦人無法面面俱到,甚至難以關注每個細節。此時,創辦人模式的高參與度可能會導致資源浪費或決策效率低下,反而需要專業經理人來管理。
  2. 高複雜度與高風險的合規需求:例如在金融、醫療等高度合規的產業,創辦人模式可能不適合,因為這些行業需要遵循嚴格的政策、法規和風險控製程式,經理人或專家團隊在這些環節往往比創辦人更具備專業性和執行力。
  3. 專案需求與技術專業性不符:當公司進入需要極高技術門檻的領域,或面臨專案需求高度複雜的情況時,創辦人若非專業技術背景,可能無法以創辦人模式有效管理,此時應更依賴技術專家或管理專家來規劃執行。
  4. 文化融合需求強烈:例如在多國或跨文化公司中,創辦人模式中直接、快速的溝通方式可能會與不同文化的員工或合夥人產生衝突,導致內部摩擦。此時,專業經理人可能更適合協調不同文化需求,建立共識。
  5. 需要系統化的長期發展規劃:創辦人模式重視靈活應對和快速迭代,適合創業初期,但隨著公司成熟,需設立長期發展戰略、穩定流程及績效指標,這時可能需要更多以管理模式來支持企業的可持續發展。

結語

「創辦人就像是公司的生物學父母,他們不僅建造了這家公司,更深刻理解它的每一個細節。這種理解和感情是無法被替代的。」

隨著越來越多的公司開始嘗試 Founder Mode,我們看到了一些有趣的趨勢。有些公司採用了定期的「創辦人會議」,讓創辦人能夠與公司中最具影響力的員工直接對話,而不受組織層級的限制。還有些公司建立了特殊的溝通渠道,確保重要的訊息和創意能夠直達創辦人。

Paul Graham 相信,隨著我們對 Founder Mode 的理解越來越深入,會發現更多有效的實施方法。「這可能是科技行業最重要的管理創新之一,」他說,「因為它讓公司能夠在保持規模化的同時,不失去創業初期的創新活力。」

Founder Mode 不僅僅是一種管理方式,它代表了一種對創業公司本質的深刻理解。正如 Chesky 所說:「創辦人就像是公司的生物學父母,他們不僅建造了這家公司,更深刻理解它的每一個細節。這種理解和感情是無法被替代的。」

在這個快速變化的時代,也許正是這種深度參與的領導方式,能夠幫助公司在保持創新的同時,實現持續的成長。Founder Mode 提醒我們,在追求規模化的過程中,不要忘記那些使公司成功的最初原則。

如果你是創辦人,現在就思考如何重返前線,保持對產品的深入參與。這可能是你公司未來成功的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