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出自己的人生使用說明書,提升幸福與滿足

那些根據了解自己並找到自己的 人生使用說明書 來做出職業選擇的人,往往工資更高,生活品質也更高,得抑鬱症的可能性更小,人生整體的滿足度和幸福度更高。

這是因為通過深入了解自己的價值觀、天賦、才能和夢想,個人能夠做出更符合自己內在需求和潛能的職業選擇。這種自我認知使他們能夠選擇更適合自己的工作環境和職業道路。當人們從事與自己的興趣和才能相匹配的工作時,他們對工作的熱情和投入度會更高。這種熱情和投入不僅能提高工作效率,還能帶來更多的創新和創造力使人們在實現個人價值和目標的同時,獲得更大的滿足感和幸福感。

這種滿足感來自於對自己能力的肯定和對生活的積極態度,在面對挑戰和困難時,對自己的了解可以提供支持和動力,幫助他們更好地應對壓力和逆境。

智商相差不到一倍,財富卻可以相差幾萬倍

這就是為什麼智商相差可能不到一倍但財富落差可以達到幾萬倍,因為他們在人生的關鍵時刻做出了正確的選擇。(當然,有些人一出生就含著金湯匙,這是因為他們的祖輩做了一系列正確的選擇而產生了財富不斷的疊加。)

這些選擇可能涉及職業道路、投資決策、創業機會等,這些決策將他們的努力引導到了有利於財富累積的方向,並將他們的時間和精力集中在這些選擇的正確方向上。

那麼什麼才是正確的選擇呢?

正確的選擇,簡單來說就是那些能夠最大化個人潛力、符合個人價值觀、並最終導致個人滿意和成功的選擇,讓自己的人生事半功倍。了解自己是做出正確選擇的關鍵一步,因為只有當你清楚自己的優勢、興趣、價值觀和目標時,你才能做出真正適合自己的決定。

說明書的三個組成

  1. 重視的事(價值觀):指的是一個人內心深處最看重的原則和標準,它決定了一個人對什麼事情做、什麼事情不做的基本態度。價值觀是一個人做出選擇的基石,影響著他們的行為和決策。
  2. 擅長的事(天賦和才能):是指一個人與生俱來的特質和後天培養的技能。這些天賦和才能往往是實現夢想的工具和手段,也是選擇職業道路時的重要考慮因素。
  3. 喜歡的事(熱情/夢想/願景):是指一個人內心深處渴望達成的目標或願望。夢想往往反映了一個人的價值觀和他們想要追求的生活方式。

喜歡的事 + 擅長的事 = 想做的事

「想做的事」是「喜歡的事」與「擅長的事」的總和,所以要找到「想做的事」,就先找到「擅長的事」吧。沒辦法找到「喜歡的事」,最大的原因是因為「就算找到了,也沒有將興趣轉換成工作的自信」,這也是一種枷鎖,一堵擋住去路的高牆,只有知道自己「擅長的事」才得以突破。

要找到「想做的事」,首先需要探索和認識自己的「擅長的事」。很多人難以找到他們「喜歡的事」,主要的障礙在於即便發現了自己的興趣,也缺乏將這些興趣轉化為職業的自信。這種心理障礙就像一堵牆,阻擋了前進的道路。因此,了解自己「擅長的事」是關鍵的一步,它能幫助我們突破這堵牆。

「擅長的事」不是我們直覺認為的技能或是專業,而更接近那些能夠創造成果的潛意識、情緒與行為模式。換句話說,「擅長的事」其實就是我們潛意識中自然而然會做的事情,也就是我們的「習性」。這些習性不僅限於明顯的才能,如體育或音樂,而是更深層次的行為模式,例如:

  • 隨時都在觀察人類的行為
  • 一有想法就立即採取行動
  • 總是體貼別人的需要
  • 總是琢磨如何取得成功
  • 總是想辦法讓周圍的人笑容滿面

這些潛意識的行為模式和習性,實際上就是你的「擅長的事」。關鍵在於,由於這些行為是潛意識中的,我們可能不容易意識到自己在這些領域的天賦和能力。我們可以透過一些問題自我觀察、反思記錄,並且向周邊的人尋求反饋,不斷試驗和探索,找到自己擅長的事。

透過價值觀進一步找出永不厭倦的事

要進一步篩選的重要原因是,就算我們做的是「想做的事」,一旦不停加班,累得沒有半點屬於自己的時間,而明明是自己重視的家庭,卻因為被工作佔據,即便是想做的事情也是一種不幸;對於那些將事業放在人生第一優先順位的人而言,這種工作方式說不定是最理想的狀態,這些人或許反而會覺得公私分明的環境很不舒服。

這就是為什麼只有滿足「重視的事」這個條件,才能在做「想做的事」時,真心感到「這才是我真心想做的事」,範例如下。

想做的事 價值觀
想了解自己,教人了解自己
想製作時尚的產品
想透過舞蹈與孩子們交流
想自由地生活
想做自己喜歡的事
想溫柔地對待別人
想安穩地生活
想熱情擁抱某件事
想做什麼事? 想怎麼生活?
Doing Being

「商道」的本質就是「永不厭倦」

在日語中,商道與永不厭倦的發音相同,「商道」的本質就是「永不厭倦」,無論賺得多少人的感激和金錢,如果對工作失去興趣,最終都會感到厭倦。而真正的「商道」,則是在於找到那份即使時間久遠也能讓自己和客戶持續感到新鮮和滿足的工作。

例如護理師的經歷:「雖然患者的感謝讓我感到欣慰,但工作的艱辛讓我感到無法繼續這個工作。」即使是極其重要且被需要的工作,如果缺乏對它的熱愛和興趣,也難以持續下去。

因此,要實現「商道」的本質,關鍵在於找到那些既符合「擅長的事」,又是「想做的事」和「喜歡的事」的工作。這樣的工作不僅能讓自己保持熱情和動力,也能夠持續地為他人帶來價值和滿足

在了解自己過程中常見的錯誤認知

以下是常見的誤解和偏見,可能阻礙我們發現自己真正的天賦和潛力:

  1. 有很多人想做一個選擇,然後認為這個事情就能做一輩子。現在社會變化太快了,幾乎沒有什麼工作是可以做一輩子的。
  2. 你可能會覺得找到人生之路會有一種一見鐘情的感覺,就是說這個事情是我的天職,我能感覺得到。但大部分情況是感覺不到的。
  3. 有些人誤以為人生的選擇必須是對社會對別人有意義的、有價值的。但這件事首先要對你有意義,對你沒有意義,對社會再有意義也是沒有意義的。
  4. 有人覺得他沒有的選擇,就是選擇太少了,自己沒的選,逼不得已之類的。但幾乎所有覺得自己沒有選擇的人都不是沒有選擇,而是選擇太多。
  5. 你會覺得你的選擇必須它會成為一種工作,能夠賺錢才是人生之路。它不能賺錢就不能成為人生之路,這是一個誤區。
  6. 將夢想與價值觀混為一談,認為追求夢想就是實現了自己的價值觀。然而,夢想更多是一種具體的目標或願望,而價值觀則是更深層次的信念和原則。
  7. 將自己的愛好和興趣視為天賦和才能。這可能導致對自己的夢想有不切實際的期望,而忽略了實現這些夢想所需的實際技能和努力。
  8. 將社會期望或他人的價值觀誤認為是自己的,從而追求並不真正符合自己內心的夢想和目標。這種混淆可能導致人們在不適合自己的道路上浪費時間和精力。
  9. 認為比別人做得好的就是自己的才能,一個人在某項活動中超越他人,可能只是因為他們在這方面投入了更多的時間和努力,真正的才能往往是指在某領域內,即使在最初的學習階段也能展現出異於常人的能力或理解。
  10. 認為努力一定會有回報,向成功者學習就能成功。有時,即使付出了極大的努力,也可能因為不在自己最擅長的領域內工作而無法達到預期的成果;盲目模仿他人的路徑也可能不適合每個人的獨特情況。

15 個問題幫助找到自己的天職

在《發現你的天職》中列出了 15 個問題,分為三個部分來幫助瞭解自己的價值觀、天賦和才能、以及夢想:

尋找價值觀關鍵字的五個問題:

  1. 尊敬的人、朋友、喜歡的角色有誰?尊敬這些人什麼地方?
  2. 在小時候或青春期,影響你最深的事情或經驗是什麼?這些事情或經驗對你的價值觀帶來哪些影響?
  3. 你覺得現在的社會有什麼不盡理想之處呢?
  4. 請問問身邊的人:「你覺得我會一輩子重視哪些事情?」最好能聽到具體的事例。
  5. 養育孩子或對別人提供建議時,最想告訴對方的是什麼行動?最不想告訴對方的又是什麼行動?

尋找天賦和才能的五個問題:

  1. 到目前為止有哪些充實的體驗?
  2. 最近一次覺得煩躁、心情亂糟糟是什麼時候?
  3. 試著向好朋友問:「你覺得我的專長是什麼?」
  4. 如果不做現在的工作,你想做什麼?
  5. 到目前為止,你有哪些成就?這些成就是怎麼創造的?

尋找夢想的五個問題:

  1. 有什麼事情就算花錢,你也願意去瞭解、去學習?
  2. 你的書架擺了哪些種類的書?
  3. 有沒有哪些讓你覺得「能遇到真是太好了!」「得救了!」的領域、類型或事物?
  4. 你有想要特別感謝的人和事嗎?
  5. 你對這個社會和世界有什麼不滿和憤怒嗎?

當心中冒出了「為什麼我做不到?」的疑問

面對挑戰和困難時,我們可能會在心中冒出「為什麼我做不到?」的自我質疑,不管是對他人成就的嫉妒或是對自己的自我懷疑,面對這樣的問題浮現出來時,實際上可能正處於發現自己真正才能的重要轉折點:

  • 面對挑戰或困難時,人們往往會開始反思自己的能力和限制。幫助我們識別自己真正擅長和不擅長的事情。
  • 挑戰感往往會激發人們的內在動力,促使他們尋找新的方法或途徑來克服困難。在這個過程中,人們可能會嘗試新的活動或技能,從而發現自己的新才能,被迫走出舒適區,
  • 挑戰逼迫自己嘗試不同的方法來解決問題。這種多樣化的嘗試有助於人們發展新的技能和興趣,進而可能發現自己在某些領域的潛在才能。
  • 面臨挫折時,人們可能會重新思考什麼是對他們真正重要的成功。這種重新評估可能會引導他們尋找更符合自己價值觀和興趣的道路,從而發現和追求自己真正的才能和激情所在。

面對挑戰和困難時的自我質疑,雖然可能會帶來短期的挫敗感,但也提供了一個寶貴的機會來深入了解自己,從而發現和發展自己的真正才能。

最後,附上老高針對這個主題的影片,也是這篇文章的參考來源之一: